本網訊 (記者:盛輝) 8月31日,第二屆中華老字號(山東)博覽會暨老字號品牌發展高峰論壇于山東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圓滿召開。該論壇由山東省商務廳、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文化廳、山東省旅游發展委員會、山東省質監局主辦,山東省老字號企業協會承辦,中華老字號無界零售發展聯盟、各省老字號協會、山東各地市商務主管部門協辦。 濟南喜面鼻煙作為“濟南非遺項目”參加此次大會。
老字號傳承創新發展聯盟欄目組一行來到博覽會現場并采訪了“濟南非遺項目”濟南喜面鼻煙,雙方就發展與合作方面進行了交流與洽談。
由消費日報社主辦的“老字號傳承創新發展聯盟”將通過品牌重塑、媒體傳播、品牌聯動及行業創新,協助老字號在把握質量,立足傳承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第二屆中華老字號(山東)博覽會
濟南喜面鼻煙壺
說起鼻煙,可能很多人不了解,但要說鼻煙壺,不少人第一印象就是提籠遛鳥的八旗子弟形象,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首先,鼻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煙草,它最早是中醫用鼻子吸聞的一種粉劑,這種粉劑對人體有著保養和濡養的作用。同時可以緩解感冒癥狀,還能提神,它的誕生是伴隨著中醫藥的發展一路走來的。
濟南喜面鼻煙
濟南喜面鼻煙作為濟南非遺項目,近年來受到了人們的關注。據該非遺項目繼承人王昱家中記載,至今已經傳承了六代人。王昱介紹,鼻煙最初時候的作用是治病救人,在古代,中醫藥材很少,人類提取藥材的條件也有限,只能把一些藥材磨成粉末,然后往鼻子里面吹,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治療的效果。
非遺項目繼承人王昱
非遺項目繼承人王昱
地道的鼻煙制作起來更加復雜,從開始選材到最后制作成功,要經歷五年以上的時間。這么久的時間對很多人來說是一種煎熬,在選材的時候,要仔細挑選上等的犀牛角、冰片、薄荷等材料,不然作出來的鼻煙不地道。
濟南喜面鼻煙
選好材以后,就要進行碾磨。碾磨材料就要花三天時間,碾磨完以后就把材料放入缸里,缸是陶缸,不能用瓷缸,這里也有講究。陶缸里面有許多肉眼看不到的孔,就像人的皮膚一樣,可以進行呼吸。而瓷缸外進行了刷釉,空氣不能進入。放在缸里發酵一天,然后取出一半進行晾曬風干,然后再放入缸內進行封缸。
濟南喜面鼻煙
封缸以后存放起來進行陳化,陳化三年左右。開缸再放入其它材料,同時還要進行五遍熏制,一遍就要耗費十多天。這一步很關鍵,操作也及其復雜,然后再進行封缸陳化。講起來可能很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很難想象它的復雜程度。鼻煙和茅臺酒一樣,陳化的時間越久,最后做出來的鼻煙效果越好,越地道。
濟南喜面鼻煙
王昱一直遵守祖輩傳下來的戒律,“遵守古法,地道泡制,精益求精”。傳承的是技藝,而鼻煙代表的也是一種文化。通過不斷的去蕪存菁,去偽存真,讓鼻煙文化能夠更好地傳承下去,是王昱心心念念的事情。
歡迎廣大企業以及消費者提供新聞線索。聯系電話:010-67691250、13521281238、13521269116
(編輯:郭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