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高山流水,陽光雨露,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壯美的自然景觀。對于上天的恩賜,我們可以做的,便是在與時間的交手中,釀造出屬于國人自己的獨特風味。
走過漫長時間,感受廣袤山川,在自然的饋贈中,一批批非遺技藝傳承人涌現出來。匠人——老百姓須臾不離的職業。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是他們用精湛技藝為生活增色。
始于明朝的手工作坊,六必居傳承585年,仍有12種傳統經典手工醬菜傳承至今,是老饕們的心頭好。而在千百味中,六必居非遺滾壇糖蒜更是那無數人心中的獨一份。
吃六必居非遺滾壇糖蒜,一是品味舌尖好味,二是感受歷史風味。六百年間匠人初心未改,才讓這曼妙滋味與時間洪流兩全,讓一代又一代的食客得享。正因如此,六必居非遺滾壇糖蒜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世界上只有兩種糖蒜
他們說,世界上只有兩種糖蒜,六必居非遺滾壇糖蒜和其他。
為什么?
吃掉一顆糖蒜看似只需要兩分鐘,但背后有很深的門道。
來自山東蒼山的薄皮大蒜,每頭蒜四六瓣,頭圓、瓣白、皮薄、爽脆,無愧“天下第一蒜”的美譽。
從播種到成熟,240天生長,看盡夏花冬雪。
起蒜后,一壇小小的糖蒜要經歷八道工序——“剝蒜”、“腌蒜”、“泡蒜”、“控蒜”、“甩蒜”、“滾壇”、“放氣”,環環相扣。
其中最講究的就是“滾壇工藝”。滾少了辣氣散不出去,滾多了皮兒破瓣兒散失了賣相。
純靠人力每天前幾圈,后幾圈,都有講究。歷經百余天,味道始成。
十月播種,來年小滿起蒜,陶制裝壇,遍遍滾壇,方不負這經年的等待。
白糖腌漬后的香甜,在掩蓋辛辣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還原了大蒜本身的香味
要用什么詞語來形容它的形?晶瑩透亮、清白似玉、一片冰心。
要用什么詞語來盛贊它的味?入口爽脆、甜而不膩、不辣不辛。
不似食品制作,倒像人與萬物自然的一次同行。
鮮味與美味之間,六必居非遺滾壇糖蒜是第三種絕味。?“甜”既在“五味”之內,又超越了“五味”,成為中國飲食最平常但又最玄妙的一種境界。
一口歲末寒冬的限定浪漫
現在,六必居非遺滾壇糖蒜已上市,到第一縷春風吹起休市,每年限定一季。
說它地道,去老北京涮肉的館子,沒它,難提正宗。
風起,雪漫,銅鍋熱,而這一口,手慢無!
如今,幾乎所有的傳統手工食品都走進了流水線。而六必居,這個重視傳承的中華老字號,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復著同樣的故事。
在每年的歲末,中國人心里,沒有什么比一頓熱乎飯更重要的事情。從秋風起到瑞雪深,老北京銅鍋涮肉勾起了味蕾最深處的記憶,而六必居非遺滾壇糖蒜,又準時出現在餐桌旁,完成這四季的輪轉,光陰的巡回。
這一口,等了你六百年。
歡迎廣大企業以及消費者提供新聞線索。
聯系電話:13683072097,13521269116
責任編輯:王藝霏